首页 校园纵览 新闻中心 校园掠影 教师天地 学生园地 党建工作 招生招聘 精品课程
站内搜索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教师天地 > 教育论文
浅谈上好复习课需注意的问题及高三学生要学会阶段总结和反思
编辑日期:2017/1/14  来源:  作者:语文教研组 王清    阅读次数: 次  [ 关 闭 ]

    复习课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学环节。复习课最难上,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。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“新鲜感”,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“成功感”,它没有公认的教学模式。
    真正上好复习课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。如果不认真安排,不精心设计,就达不到予期的效果。如,顺次复习,重复旧课,大量的做题,这样既浪费时间,又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;还有把学过的内容罗列堆积不加整理,使学生感到一大片知识茫无头绪。这样上复习课,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,还会得不偿失。
一、复习课应遵循的原则

1、系统性原则
    复习不是把平时学习过的内容重复一遍,而是要把平时所学的局部的、分散的、零碎的知识纵横联系,使之系统化、结构化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各部分教材的地位与作用,揭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。所以复习时,可采用“以线串珠”的方法,把知识概括成表格式、纲要式、图示式、口诀式,便于记忆与理解。
2、基础性原则
    无论哪一种复习都要抓住基础知识复习与基本技能训练。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弄清这些基础知识是怎样提出来的?具体内容是什么?有何主要应用?应用时应注意什么?它和其它基础知识有什么联系?等等;基本技能训练在复习中应引起高度重视,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练习一些能直接运用基础知识来解的题目。
3、重点性原则
    复习课内容一般都较多,时间又有限。因此,不能面面俱到,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,而是要有重点地复习,做到:
    ①突出重点章节的复习;
    ②突出重点概念、重点例题习题、重点解题思想与方法的复习;
    ③突出薄弱环节的复习;
    ④突出重点难点的复习。
4、针对性原则
    复习课中方法的选择、题目的设计、重难点的确定等都要有针对性,要针对教材的重难点,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,针对学科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,不能带有任何的盲目性与随意性。
5、精选性原则
    复习课中例题的选择,习题的配备必须精心考虑,题目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性、综合性、启发性、代表性与典型性,要选择一些能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题目进行讲解或让学生练习,帮 助学生从中找出解题规律与方法。还可选一些一题多解、一题多变的题目开阔学生思路,使学生通过复习有新的收获、新的体会。
6、主体性原则
    复习课应同样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,要千方百计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复习过程,凡是学生看得懂、讲得来、做得出的内容与题目,都要让学生去独立完成,教师不要都包办代替,不要满堂灌。
7、指导性原则
    复习期间学生要复习的内容很多,学生手头有几本复习资料,有的学生如坠云海,无从下手。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,要帮助学生制订复习计划,明确复习目的,确定复习重点,落实复习措施,选好复习方法。还要指导学生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、课内与课外、做题与分析题目等的关系。特别对学习困难生要加强指导。
8、及时性原则
    就是复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,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,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,及时地反馈评价和矫正学生复习的情况,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复习都有所提高,有所进步。
二、具体怎样上好复习课
    第一、根据前一段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复习计划。
    复习前教师将前面所教过的知识做一番综合整理,系统归类,纵横沟通,找出知识的重点、难点和学生易混易错之处。同时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,做一个切实的估计,如果情况不甚明了,可以进行一次书面摸底(复盖面较全,突出重点而又有不同层次。),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,从而确定哪些知识可以一带而过,哪些知识需要重点复习。这样确定了复习内容,明确了目的要求,再考虑合适的方式方法,从而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。
计划订好之后,要向学生宣布计划。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起到进行复习动员的作用,一方面还可以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,使计划更为完善。让学生知道这样复习的重要性、复习内容和进程,调动他们积极地与教师配合,使复习发挥最好的效果。
    第二,按单元编制一些有针对性的,由单项到综合,由基本到变式、较复杂的,层次不一的练习题,让学生边复习边练习。
    每次练习之后,教师都要认真整理,分析卷面情况,找出普遍性或有较多人次的错题,统计出错误情况,成绩好的,有进步的,不及格的,问题大的各是哪些人,然后进行有实效地讲评。讲评课上,热情表扬好的有进步的学生,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;错题要引导学生分析订正。个别太差的当面指导。当全班同学的错题都分别改过之后还不算完,要紧的是过几天,再仿照错误量大的题目出几道练习题叫学生“复练”,如果成绩还不好,还要重点讲解。这样才能使一次练习,起到补缺和提高的效果。
第三,复习中注意因材施教。
    复习中对那些学习优秀、富有精力的学生,为他们准备一些深度、广度大的题目练习,或给他们任务搜集某些资料,分类编成题目;或叫他们当小先生,辅导个别较差的某个同学。对个别突出差的学生,不要厌恶,要经常诚恳地做思想工作,热情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,树立“能学习好”的信心。并且耐心地进行具体辅导,尽力使他们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。
    第四,复习阶段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,不可增加过重的负担,学习生活要适当调济,尽量使学生感到有收获、有乐趣,不是枯躁乏味。
    另外通过复习阶段的解题和作业,继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,刻苦钻研的精神;作练习时,严格要求自己,诚实,不弄虚作假的好品德,和认真检查、书写整洁的好习惯。这主要靠:讲清道理,严格要求,以身示范,以表扬为主,认真地加以培养。
三、复习过程中需要避免的现象
1、避免“重复”现象。
    构建一个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,是复习课一大任务。但是如果只是求全求大,也很容易陷入“重复”的境地,教学缺乏新鲜感,学生容易疲倦,课堂气氛沉闷,教学效果势必大打折扣。因此,对教师而言,上复习课应该努力寻找新角度,运用新方法,使用新材料,让学生既“温故”又“知新”,头脑能得到一些新鲜的刺激,达到相当兴奋程度,如此才有望收到更好效果。
2、避免面面俱到的现象。
    上复习课或讲评课时,常有一些老师采用逐题逐点讲课的方式,力量平均使用,什么都讲,但什么都讲不透、练不熟。其实,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,复习固然要考虑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,但更要考虑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状况和需要加强的重点所在。在教学中,凡是学生已经懂得或熟悉的,就少讲略讲一些;学生比较不懂的就多讲一些。教学安排要有针对性,最好采用“点面结合”方式,确定几个重点进行聚焦式教学,做到统筹兼顾,突出重点,保证确有收效。
3、避免教师“一头热”现象。
   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,缺乏任何一个方面的主观能动性,教学的成效就会打上问号。即使是需要教师发挥更大作用的复习课上,也仍然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。凡是学生可以自己讲解、归纳、列表甚至设计习题的,就留给学生去做;可以让学生“兵教兵”的,也不妨让学生按小组去展开有关讨论。总之,逐步做到“让课”给学生,把“课堂”还原成“学堂”。
4、避免一味的做题练习。
    上复习课、讲评课时,老师们都重视讲练结合,重视把知识通过训练转化为能力。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。但是,尽管各学科特色不同,但大家都采取做题这种同样的做法,未免太单一,个性特色不太鲜明。而且这种做练习的单一做法,也容易令学生疲惫或思路狭隘。建议:①安排做练习时,最好能由浅到深分几个层次推进。②可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组竞赛。③一些该让学生记笔记或需记忆的知识,也可安排学生当场记忆。④还可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困惑,提疑问难。
5、避免吃大锅饭现象。
    复习课上,大多数老师都采用了“吃大锅饭”的做法,即教学内容的安排、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等,都没有根据学生上、中、下的层次做出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安排,不管学生是什么程度,都讲一样的内容做一样的练习。这样“吃大锅饭”,往往程度差的学生被冷落,被遗弃掉。一些老师甚至都很少个别提问,而是让全班学生在台下齐答。表面上热闹,教学进度很流畅,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参与进来,学生的一些疑难或错误被掩盖住了。如此,就不可能做到让每一种程度的学生通过上课都提高了。现在学校里学生两极分化日趋严重,不能不说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。看来,如何进行巧妙的“分层次教学”,扎扎实实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,真是一个紧迫而又重要的教研课题。这一方面不取得突破,复习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无从谈起了。

高三学生要学会阶段总结和反思
   
高三复习己近半程,月考业已举行了四次。月考除了检测阶段复习的效果以外,其实也是一次总结和反思的好机会。月考后不能只是停留在计较考试结果的层面上,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月考的机会来进行阶段的总结和反思。
    总结和反思的抓手是什么呢,笔者认为可以围绕以下十个方面来考虑:
1.阶段复习内容掌握和消化的情况如何?哪些知识点还没有过关?哪些知识点还需要进一步强化?
2.阶段复习目标和方向是否清晰?阶段目标达成度如何?
3.阶段的复习方法是否有效?哪些方法值得保留?哪些方法需要改进?
4.阶段的复习时间安排是否合理?各科分配时间如何?
5.各科是否平衡发展?目前哪一科比较薄弱?是否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?
6.当前最令自己困惑的是什么?准备采取什么措施?
7.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是什么?准备运用什么策略和方法?
8.目前你的压力大吗?能否找到平衡和放松的办法?
9.你能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吗?
10.你觉得目前的学习生活充实吗?
    总结的目的在于发现,反思的目的在于改进。作为高三学生,应该让总结反思成为一种习惯。在总结中发现不足,在反思中寻求对策,查缺补漏,夯实基础,形成能力,完善自我。

 
安徽六安实验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  皖ICP备13017226号-1
技术支持:龙讯科技 [ 建议使用1024×768及以上分辨率 IE6.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] [管理登录]